圖片來源:dreamstime
多年不見的老同事小禹到公司找我。小禹是基金公司的通路業務,正巧我們有配合一檔新基金的募集,他特別到分行拜訪我,希望未來能合作愉快。
小禹以前是我前東家的理專。當時,我負責全省的理財業務,也算是他的間接主管。雖然他在台中上班,我在台南,我們仍然會透過會議與電話保持聯繫。我對這位年輕人第一印象就是憨厚親切和喜歡微笑。眾所皆知,擔任一名業務人員,具有這兩種特點是很容易讓客戶接受並喜歡的。
約莫共事一年餘,小禹就離開銀行理專的工作,轉戰到基金公司任職。而他離職的原因,一直到某天會面,我才真正知情,也深覺有故事性。
進到基金公司上班,一直都是小禹的夢想。除了自身是財經科系畢業外,他也喜歡研究金融市場走勢,分析總體經濟,當一位稱職的理財諮詢顧問。
剛踏出社會,小禹因為有表哥介紹工作的緣故,旋即到國內某上市公司擔任總務人員。在那三年職場歷練中,小禹的好個性與勤勞特質,讓他與同事之間相處愉快。但他依然沒有忘記想進基金公司上班的夢想。
小禹知道,要進基金公司任職,需要具備金融相關領域的工作經驗。也因此,他就先行到銀行擔任理財專員的工作,一方面培養本質學能,另一方面藉由銀行工作的機會,藉以認識投信投顧的通路人員,更能夠清楚知道業界生態。
一年多的理財業務洗禮,坦白說還是太嫩。但機會來了,小禹依然勇敢地把握住。某日,小禹經由朋友告知,發現國內有一家投信公司正要大舉招兵買馬,準備錄取四位北中南的通路業務人員。在金融海嘯尚未爆發的年代,基金與連動債的銷售方興未艾,銳不可擋,幾乎成為國人的全民運動。想當然,基金公司缺人就是一種常態。
經由投遞履歷,第一次有機會到投信公司面試,小禹就遇到震撼教育。
這次面試既簡單卻又很困難。簡單的是,公司交付一個財經議題,請面試者做一份報告,並在公司將近十位主管的面前報告二十分鐘。題目已經先行曝光,簡單吧!困難的是,舉凡投影片製作,內容的論述,口語的表達,台風的穩健皆是評分項目。對於很少上台,也未曾準備這類資料的小禹而言,的確艱難。
面試前一週,小禹雖然對議題生澀,但還是努力準備,每天幾乎不斷地啃資料,練咬字,展台風,無非就是希望能給評審一個好印象。
這天終於來臨,小禹帶著充分的準備上台,結果竟是…講不到五分鐘,就被台下的副董事長轟下台!他直接告訴小禹,可以不用再講了,結束這場面談。小禹這才領略到大公司老闆砲火的無情…
當小禹和我聊到這一幕時,臉上黯然憔悴的表情,我依稀可見。
結束這場面試的惡夢走下台,小禹像是戰敗的勇士,幾乎抬不起頭來。步出大門正準備回家之際,公司的人資主管尾隨他也走了出去並請小禹留步。人資主管安慰小禹:「別介意,每位上台的菜鳥幾乎都是被副董轟下台的。若真的很想來公司上班,可以再準備一次,參加第二次面試。」
什麼!難不成還要遭受第二次羞辱。被副董趕下台的畫面依然停留在小禹的腦海揮之不去。小禹原本想要告訴人資主管他不願意。但就是一股不服輸的態度和想要進基金公司的夢想驅動,他還是答應一個星期後捲土重來,準備二次上台。公司並沒有放過這批戰敗的選手,原先的面試題目再度更改。也就是說,小禹需要打掉重練,一切重來。
他認真思考自己戰敗的原因,可能是投影片製作不精美、內容文字沒有深入淺出、抑或報告邏輯沒有抓住聽眾胃口等都是主因。當他思忖要如何改善這些缺點時,腦海中突然浮現一位以前同事的身影。這位同事也是投資理財的好學者,在兩年前,更是憑著夢想與努力進到基金公司。「為何不去找他請益呢?」小禹心中盤算著。
很快地,小禹就聯繫上這位前同事,並告訴他即將接受面試挑戰的事。或許是小禹之前為人誠懇,待人和善,這位前同事幾乎將他十八般武藝傳授給小禹。在那一星期的準備中,小禹可說是進步神速,信心恢復不少。
抱著依舊忐忑的心再度上台。小禹做出一個創舉,就是將投影片報告內容用「漫畫」格式播出。因為受過更嚴謹的訓練,輔以上次出錯的修正。這回的演出,讓副董大為驚豔,不僅沒有轟他下台,還在台下拍案叫好。這一次的完美表現,讓小禹拿到四張門票中的最後一張,也正式開啟小禹的夢想人生。
這一晃,將近十年。小禹從一位基金業的門外漢,轉身變成業界的資深主管。雖然在老東家待了五年後,因為被同業挖角還是離開了。但小禹卻始終熱愛這份工作,繼續做著理財諮詢業務。
我問小禹,轉戰基金公司這十年來的職場體驗,影響你最深的一件事是什麼?小禹笑著回答我,還是那個被轟下台的畫面,影響他至為關鍵。他說,被轟下台不可惜,失去再度上台的勇氣才可悲。
於是乎,我們聊天到最後有一個共同的結論。那就是:「上台身段要優雅,下台背影要漂亮,但永遠保有隨時粉墨登場的準備。」
年輕人,你怕被轟下台嗎?小禹的故事再度說明,成功需要有夢想願景、有貴人扶持,最重要的更是能夠靠自己把握機會,這個例子非常值得借鏡。
留言列表